王穎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2720(2011)02-0130-02作者簡介:王穎,女,大本,護士,護師。
【摘要】靜脈留置針由于可減少穿刺的次數(shù)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小對血管的刺激性,不易脫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搶救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少患者對輸液的心理壓力,可隨時進行輸液治療等優(yōu)點被廣大患者及護理人員所接受。因此靜脈留置針作為一項護理新技術(shù)正日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隨著穿刺方法、技術(shù)、材料等的不斷更新,使得因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已極大地減輕,也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便捷。同時,作為臨床護理人員,也要警惕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防止其給患者帶來的不必要的痛苦和后果。
【關(guān)鍵詞】靜脈留置針;并發(fā)癥;預防;護理472 cases venous complications retained needle nursing analysis
Wang Ying
【Abstract】Vein lien needle biopsy because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and to lessen pain, decreased in ascular excitant, not easy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vascular, emergence of rescue and improve nursing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patients to infusion, available for transfusion treatment etc was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personnel to accept. Therefore vein lien needle as a nursing new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widely applied to clinical nursing work. As puncture,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for update ceaselessly, make patient to bring the puncture repeatedly agony earth to relieve and nursing work brings convenient. Meanwhile, as the clinical nursing staff, also want vigilance its complications, prevent the patient to bring the unnecessary pain and consequences.
【Key words】Vein lien needles;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Nursing 隨著護理科學的不斷進步,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靜脈留置針其優(yōu)越性在于:減輕患者反復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態(tài);維持血管通路,利于緊急搶救;減少護士穿刺操作次數(shù),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應用過程中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特別是長期置管的患者常導致某些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在靜脈針置管期間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非常重要。
使用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有靜脈炎、套管堵塞、液體滲漏、皮下血腫、局部紅腫及靜脈血栓形成。
1臨床資料
2009年至2010年,我科共靜脈留置針472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情況34例,占7.2%。34例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其中靜脈炎10例,占29%;套管堵塞10例,占29%;液體外滲6例,占17%;皮下血腫4例,占11%;靜脈炎合并套管堵塞4例,占11%。
2常見并發(fā)癥及護理分析
2.1靜脈炎:靜脈炎常見癥狀為穿刺部位紅腫熱痛,血管變硬,無彈性,周圍組織變紅,嚴重者可出現(xiàn)全身感染癥狀。有研究表明,影響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主要原因是靜脈炎發(fā)生。據(jù)BD公司建議套管針留置時間3-4天為宜,本組34例中10例靜脈炎發(fā)生者,留置時間平均3天,根據(jù)我們經(jīng)驗套管針留置3天為佳。連續(xù)輸液患者,應更換輸液器1次/d,肝素帽至少更換1次/周。封管液只能當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例1具。此外,老年免疫力低下患者,細小血管壁薄,耐受性差,易發(fā)生靜脈炎,因此老年人留置套管針時間更應縮短。護理人員應注意各操作環(huán)節(jié)的嚴格無菌;選擇靜脈應從血管遠端開始,力爭一次穿刺成功。連續(xù)長時間使用同一血管輸注藥物且藥物濃度過高和藥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如甘露醇、甘油果糖、前列地爾、七葉皂甙鈉等)均可對血管產(chǎn)生一定的刺激性,容易損傷血管) 前后均應用生理鹽水沖管。加強留置期間的護理,針眼周圍皮膚每日用碘酒、乙醇消毒后針眼處再蓋以乙醇棉球和無菌紗布或用輸液敷貼予以保護。 冷敷 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縮,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由于血管收縮,減少藥物吸收,可使某些藥物局部破壞作用滅活;同時,冰敷可使神經(jīng)末梢及細胞的敏感性降低,降低組織代謝,抑制血管的炎性滲出和出血,從而減輕疼痛及對組織細胞的損害。低溫狀態(tài)下血管內(nèi)皮細胞抗損傷能力增強,從而減少靜脈炎發(fā)生。
2.2套管堵塞:套管堵塞發(fā)生率較高,其原因較多,多數(shù)與沖管不,封管液種類,用量及推注速度選擇不當,患者的凝血機制等相關(guān)。為了避免套管堵塞,應做到輸入大分子物質(zhì)應沖洗管道,選擇合適的封管液,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過快。有研究表明,在輸入高深或刺激性藥物后,先靜脈滴注20ml生理鹽水,再用肝素封管,可顯著降低靜脈炎及套管堵塞幾率。封管后注意觀察管腔內(nèi)有無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較多者,可先注入生理鹽水10ml,再用肝素鈉稀釋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
2.3液體外滲:血管選擇不當、進針角度過小、患者躁動均可導致液體外滲,液體外滲后果嚴重,可導致局部腫脹、疼痛,特殊藥物可致使局部組織壞死,因此護理人員操作時應動作輕巧,把握好進針角度,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強巡視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液體外滲。
2.4皮下血腫:皮下血腫的發(fā)生原因為操作不熟練引起刺破血管壁形成,與護理人員技術(shù)及患者血管條件相關(guān)。這就要求我們在操作前認真選擇彈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關(guān)節(jié)部位和靜脈竇進行操作,熟練掌握穿刺技術(shù),把握好進針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減少皮下血腫發(fā)生。
2.5靜脈血栓的形成:靜脈血栓多見于血流緩慢的靜脈內(nèi),久病臥床患者發(fā)生在下肢靜脈的血栓比上肢靜脈多3倍。另外,反復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針進行靜脈穿刺導致血管壁損傷,也是血栓形成的誘發(fā)因素。為防止靜脈血栓形成,穿刺時盡可能上肢粗靜脈,并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對長期臥床的患者,應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宜過長。
2.6局部紅腫,硬結(jié)疼痛等并發(fā)癥:化學刺激是主要原因,如消毒時碘酒、乙醇過多或藥物刺激性較強等。預防措施為正確掌握應用方法,消毒時碘酒、乙醇適量,在靜脈輸入高營養(yǎng)液后應沖洗管道,每次輸液完畢應正確封管,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過快。對于一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好避免從套管針內(nèi)輸入。
3小結(jié)
靜脈留置針的應用給臨床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不但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減少了工作量。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其作用,預防及減少并發(fā)癥的的發(fā)生顯得尤為重要。但必須嚴格無菌操作,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去除影響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因素,掌握好封管的方法,同時加強靜脈留置針期間的護理,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大限度的發(fā)揮其作用??傊?,我們只要正確操作,做好日常觀察及護理,就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每個護理工作者應積極研究如何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消除或減少危險因素,減輕疼痛,提高生命質(zhì)量,是我們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參考文獻
[1]耿少英,趙改婷.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實驗研究.護理學雜志.2004.19(13):3-5
[2]吳秀菊,程云.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上海護理.2008,8(4):69-72
[3]龐溯擯,郭冬梅,蒙國照,等. 靜脈留置針封管方式與靜脈炎關(guān)系的實驗研究.實用護理雜志,2003,19(6):1-2
作者單位:130051吉林省長春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