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抗癌癥的數年時間里,人類發(fā)現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這些治療方式多是以外力來打擊癌細胞。漸漸地,科學家發(fā)現可以通過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實現抗癌。
以120萬一針的CAR-T細胞療法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通過扶持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如將T細胞取出體外后,給T細胞安裝上能夠精識別癌細胞的"導航",并增殖、活化T細胞,讓T細胞變得更強,并將增強后的T細胞回輸至患者體內,以此來幫助T細胞戰(zhàn)勝癌細胞。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研究人員發(fā)表了C-CAR066在大B細胞淋巴瘤的研究成果 2024年10月1日,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研究人員在《WILEY Online Library》發(fā)表了靶向CD20的CAR-T細胞注射液(C-CAR066)用于治療失敗后復發(fā)/難治性大 B 細胞淋巴瘤(LBCL)的I期研究數據結果。
結果顯示:總緩解率(ORR)為92.9%,也就是說14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腫瘤縮小或消失,其中57.1%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4例患者保持完全緩解狀態(tài)超過30個月。所有患者的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DOR)為8.4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9.4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長達34.8個月。LY007細胞注射液使92%的患者實現腫瘤縮小或消失 LY007是一種新型的靶向CD20 CAR-T細胞注射液,在備受矚目的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了LY007細胞注射液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臨床研究更新數據。該試驗共納入12例CD20陽性復發(fā)/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患者,結果顯示:92%的患者實現腫瘤縮小或消失,其中佳完全緩解率(CRR)為67%。3個月時,有73%的患者腫瘤縮小或消失,佳完全緩解率(CRR)為55%。
該試驗中有1例腫瘤長達8.6cm、伴有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患者在3個月時達到完全緩解(CR),1例靶向CD19 CAR-T治療失敗和ASCT后復發(fā)的患者也在3個月時達到完全緩解(CR)。
由此可見,LY007細胞注射液在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研究人員利用納基奧侖賽使B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長期獲益 納基奧侖賽注射液(CNCT19)是靶向CD19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于2023年11月在國內獲批上市。
文中報告了CAR-T藥物納基奧侖賽(CNCT19)治療成人復發(fā)難治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r B-ALL)的II期HY001201研究(NCT04684147)試驗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數據。
共48例患者接受納基奧侖賽注射液治療,結果顯示:佳客觀緩解率(ORR)為85.4%,其中35例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6例患者為完全緩解伴血液學不完全恢復(CRi),這41例患者均達到微小殘留病變(MRD)陰性,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DOR)為20.7個月,中位無復發(fā)生存期(RFS)為12.4個月,預估12個月無復發(fā)生存率為54.5%,24個月無復發(fā)生存率為35.8%,中位總生存期(OS)未達到,預計12個月生存率為72.1%,2年總生存率為55.2%。
該研究表明,納基奧侖賽注射液在成人復發(fā)難治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具有長期的臨床益處。 87.5%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GLPG5101治療后產生臨床反應 GLPG5101是一款自體CD19 CAR-T細胞治療候選產品,在2024年歐洲血液學協會(EHA)上,展示了GLPG5101在復發(fā)/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中的1/2期ATALANTA-1研究的令人鼓舞的新數據。共34例患者接受GLPG5101治療,結果顯示:第 1 階段16例療效可評估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為87.5%,其中12例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第 2 階段15例可評估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高達 93.3%,也就是說有14名對治療有反應,而且這14例患者均達到完全緩解。
綜上可見,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腫瘤中具有的效果。 結語 隨著人類對癌癥的不斷研究,已經探索出非常多的治療方式。免疫治療與尋常治療方式思路不同,是一種非常有希望的抗癌方式。相信未來癌癥也會變成和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迄今為止,CAR-T細胞治療在實體瘤腫瘤領域并無產品上市,所以仍舊需要不斷探索發(fā)展。CAR-T細胞療法的副作用也需要改善,所以并不是所有患者使用CAR-T細胞都是有效的,在接受治療之前還需要接受醫(yī)生的建議,若不符合,也不要灰心??茖W家對細胞免疫治療已經探索了多年,目前TIL、TCR-T、NK等細胞治療都已在臨床試驗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功,其中TCR-T、TIL細胞療法已經在美國成功上市,國內企業(yè)也正在發(fā)力,相信很快會有新型治療方式在國內上市,造?;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