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頻道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器械資訊 > 學術論文 > hs-CRP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意義

hs-CRP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意義

文章來源:創(chuàng)新醫(yī)學網(wǎng)發(fā)布日期:2012-03-31瀏覽次數(shù):39070

    作者:王 虹  作者單位:300240 天津,天津市公安局安康醫(yī)院檢驗科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中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臨床意義。方法 住院確診為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70例,分為兩組,腦梗死(CI)組34例和腦缺血(TIA)組36例;選取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檢測血清中hs-CRP水平并進行分析。結果 腦梗死組和腦缺血組與正常對照組之間hs-CRP濃度差異有顯著性(P<0.01);腦梗死組與腦缺血組之間hs-CRP濃度也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 hs-CRP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一個危險因素,hs-CRP濃度在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病情輕重相關,其升高與腦梗死體積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有一定的相關性。

  【關鍵詞】 高敏C反應蛋白;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

  [Abstract] ob[x]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erum level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in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Methods Selecting 30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a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34 patients of CI group and the 36 patients of TIA group, analysing the relativity among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the serum level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Resul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viously among the three groups. There wa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 group and TIA group.Conclusion The rise of hs-CRP level is a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The levels of serum hs-CRP in patient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The increased level of them has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infarct volume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Key words] hs-CRP; cerebral infarction;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反應蛋白(CRP)是炎性反應的一個生物學標記物[1],而炎癥反應既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又可導致動脈血栓形成、甚至閉塞。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的炎癥反應在腦血管病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腦梗死是目前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很高的一種疾病,其病理基礎為動脈粥樣硬化。TIA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是腦梗死的先兆,同時又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近年來研究表明,hs-CRP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和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雖然TIA患者發(fā)生腦梗死的頻率很高,但hs-CRP在TIA 患者中的研究并不多見。本研究通過檢測腦梗死患者和TIA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探討其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診斷價值及預后判斷[2],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對象分為三組: 2006年7月—2007年6月期間在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病例,TIA組36例,年齡42~78歲,男19例,女17例;腦梗死組34例,年齡44~75歲,男17例,女17例。所有病例均參照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CT或MRI確診。全部病例均排除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病前兩周有感染史,嚴重心、肝、腎疾病,或3個月內(nèi)有腦卒中史、手術、外傷史,1個月內(nèi)應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者。同時設立對照組,自2006年7月—2007年6月期間在天津市公安醫(yī)院體格檢查的健康成人30例,年齡41~77歲;男16例,女14例。

  1.2 方法

  分別在患者入院后24h、治療1個月后采集靜脈血,體檢者空腹12h,清晨抽取靜脈血,以3000rpm的速度離心5min,分離血清, -20℃冰箱保存。

  1.3 儀器與試劑

  儀器:東芝-1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標本中的hs-CRP,試劑由日本協(xié)和株式會社生產(chǎn)。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以(±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三組人群血清hs-CRP濃度比較

  見表1。表1 三組人群血清hs-CRP濃度比較

  2.2 兩組患者病程1個月時hs-CRP濃度變化

  見表2。表2 兩組患者病程1個月時hs-CRP濃度的變化

  3 討論

  有研究顯示,血管的炎性過程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病因。CRP是反映機體炎癥狀態(tài)的一個敏感的可靠的蛋白指標[3]。其機制可能為:(1)CRP可促進血管粘附分子表達及釋放,導致白細胞粘附及穿過內(nèi)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2)CRP與血栓形成密切相關,CRP與脂蛋白結合,通過經(jīng)典途徑激活補體系統(tǒng),活化的補體成分持續(xù)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促進脂質(zhì)和炎癥細胞在動脈內(nèi)膜下浸潤、沉積,逐漸形成動脈內(nèi)膜粥樣斑塊;(3)CRP單獨或協(xié)同促進單核細胞組織因子的表達,使細胞釋放蛋白酶,從而導致動脈粥樣斑塊不穩(wěn)定,血栓纖維帽破裂引起血栓形成等多重作用機制單獨或相互協(xié)調(diào)損傷血管,促進血液凝集,從而引起血管閉塞再次發(fā)生腦梗死[4]。

  本研究的結果腦梗死組hs-CRP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TIA組hs-CRP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結果進一步證實了hs-CRP是預測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危險性有力的炎癥標記物。CRP增高程度越高,腦梗死或將進展為腦梗死的可能性越大。從另一方面驗證了CRP水平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嚴重程度相關。

  急性腦梗死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急性腦梗死的病理基礎為動脈粥樣硬化 [5] ,血清hs-CRP作為炎癥反應的常用標志物,其含量升高與腦梗死(CI)、腦缺血(TIA)等腦血管疾病相關,是一個獨立危險因素。hs-CRP是由炎性分子刺激肝臟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與腦血管疾病的密切關系主要在于炎癥反應時[6],hs-CRP通過經(jīng)典途徑激活補體系統(tǒng),產(chǎn)生大量終末產(chǎn)物,損傷腦血管內(nèi)膜,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腦梗死和腦缺血。 hs-CRP濃度能反映動脈粥樣硬化栓死損傷的脆弱性和斑塊破裂的可能性,是粥樣病灶不穩(wěn)定的標志之一。另外,當患者突發(fā)腦梗死和腦缺血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相應hs-CRP也會有所升高。

  雖然有很多研究試圖尋找TIA患者預后的評價指標,但仍沒有可靠的指標。有研究表明,TIA預后與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有關。TIA 的主要原因是血管本身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或嚴重的血管狹窄等,而hs-CRP正好是反映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大量研究表明hs-CRP可能參與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過程,在其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TIA組患者hs-CRP水平與患者病情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根據(jù)患者發(fā)病時hs-CRP水平可以預測腦梗死的發(fā)生。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hs-CRP是較低密度脂蛋白更有力的腦梗死的預測因子。

  本文的研究結果,腦梗死組的hs-CRP水平顯著高于TIA組,說明腦梗死較腦缺血組炎癥反應顯著,而炎癥反應的水平又反映腦梗死的嚴重程度,也就是說血清hs-CRP水平與患者腦缺血的程度是密切相關的。而且根據(jù)患者發(fā)病時的hs-CRP可以預測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因此,通過血清hs-CRP的測定不僅可用來估測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進而預測腦梗死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這些與國內(nèi)外報道一致。國內(nèi)王愛民等報道,血清hs-CRP與神經(jīng)功能損傷程度評分呈正相關,其機制可能是早期產(chǎn)生的炎性細胞因子可導致炎癥的級聯(lián)反應,加重腦水腫及神經(jīng)元損傷等,二者之間亦可能存在著惡性循環(huán),互相影響,提示高敏C反應蛋白不僅僅是卒中風險的標志物,而且還是卒中的介導物,因而可能作為治療的靶標。

  4 小結

  綜上所述,hs-CRP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危險因素,通過檢測血清hs-CRP水平可以估計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對hs-CRP水平較高的患者應加強臨床監(jiān)測和干預,對防止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病情進展具有重要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