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頻道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器械資訊 > 學術論文 >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血糖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血糖的影響

文章來源:發(fā)布日期:2008-04-18瀏覽次數(shù):68641

 

【關鍵詞】  創(chuàng)傷


     創(chuàng)傷后由于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使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對于糖尿病病人來說,糖尿病本身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并發(fā)癥傾向增強。反之,如處理不當,糖尿病的惡化又加重了創(chuàng)傷對機體的損害,為此,通過對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創(chuàng)傷后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收到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3年4月~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32例作為對照組,將2005年2月~2006年12月的32例患者作為干預組,兩組年齡、體重、文化程度、基礎血糖水平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兩組病人在治療期間均采用胰島素治療。

    1.2    干預方法及內容     對照組在飲食控制基礎上給予降血糖、降血脂對癥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宣傳教育和健康教育。實驗組除以上干預措施外,輔以預先設計好的方案進行護理,包括:①選擇責任護士。固定護齡在5年以上、學歷大專以上、責任心強、有工作經(jīng)驗、善于與病人溝通交流的護士為責任護士,并專門成立護理小組,成員3名,不上夜班,并認真按照設計好的方案進行護理。②實施系統(tǒng)性教育。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詳細評估,制定教育計劃,確定教育內容,教育內容包括:有關糖尿病和所接受手術的知識,解除患者因對疾病和手術的錯誤認識導致的過度焦慮、緊張等情緒,并教會病人放松訓練如深呼吸訓練,聽輕音樂,在床上做一些上肢、下肢的屈伸運動;體位訓練,對于手術后需要特殊體位的患者,可先向患者講解特殊體位在手術治療和疾病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取得患者的配合,使患者能主動去適應特殊體位,并在術前給予必要的訓練和適應。③飲食控制。選擇少量多餐,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增加粗纖維的攝入,主食選擇粗糧及淀粉含量少的食物。④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在創(chuàng)傷應激有加重病情的趨勢,因而不論患者屬于哪種糖尿病,在應激期都應考慮應用胰島素,但必須在測定血糖值后來估算胰島素的用量。初始劑量先按每2 g糖用1 U胰島素估計量。初始劑量先給1/3~1/2,盡量安排早餐較大劑量,晚餐前量減之,午餐減小,睡前要給小劑量 (如:每日36 U劑量。早餐前半小時12 U,午餐前8 U,晚餐前10 U,睡前6 U)。小手術如局麻,不影響進食者,可維持原治療飲食,如手術需禁食一次,靜脈給50 g糖,按比例加胰島素靜點(每3~5 g糖加1 U胰島素);擇期大手術,如手術時間超過2 h,并干擾原糖尿病的治療方案,即術后不能進食者,在藥物治療期調整胰島素劑量,使術前空腹血糖為5.6~11.1 mmol/L,無酮癥酸中毒,血糖不應低于正常,才能作為手術指征,以免增加手術難度。術后回病房,立即進行血糖監(jiān)測,如血糖超過11.1 mmol/L,可增加胰島素量5~7 U,要求術后4~6 h測量一次血糖,并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維持血糖在4~6.9 mmol/L,按病情允許盡量恢復飲食,以免營養(yǎng)和熱量不足,影響預后。⑤末梢血糖監(jiān)測。我們采用臺欣血糖監(jiān)測儀,對同一病人盡量定人、定時、定部位進行末梢血糖值監(jiān)測,以減少血糖值的誤差,每日采用早餐、中餐、晚餐、睡前半小時測量,并教會病人自行進行血糖值的監(jiān)測。⑥運動療法。適當?shù)倪\動可以增強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體重[1]。如能下床,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如需臥床,在床上行上肢、下肢的運動,由護士親自為病人留作業(yè),并由護士或家屬監(jiān)督其完成。

    2    結果分析

    2.1    護理干預前后糖尿病知曉率變化    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對糖尿病知曉率從28.2%提升到90.5%,特別是對飲食與運動療法,提高更加明顯。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

    2.2    護理干預前后血糖變化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病人空腹血糖[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4.75±0.75)mmol/L和(5.38±0.88)mmol/L]差異有顯著意義,術前血糖分別為(6.66±1.30)mmol/L和(9.06±2.1)mmol/L,術后血糖分別為(4.24±0.88)mmol/L和(6.35±0.69)mmol/L,差異有顯著意義。

    2.3    縮短了術前、術后住院時間    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5 d,而對照組為20 d。

    3    討論

    3.1    有針對性的綜合的健康教育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健康教育的需求也逐漸上升,所以我們盡量安排高年資的護士作為病人的責任護士,在圍手術期為病人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的健康教育。由于對手術的不了解,病人易產生焦慮情緒。有效的心理干預,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焦慮患者血糖得以控制[1],本組病例顯示手術前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通過合理的護理干預,患者能夠對手術充滿信心,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縮短了術前、術后平均住院時間。

    3.2    合理飲食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飲食控制至關重要,所以在滿足病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時,教育病人養(yǎng)成糖尿病飲食習慣,既不會引起饑餓性酮體產生,又能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3.3    用藥護理    在使用胰島素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詢問患者自我感覺,及時做出處理,本組患者無一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

    3.4    出院護理    應注意飲食控制、學會自我血糖監(jiān)測,防止感染、適當運動,還應繼續(xù)胰島素治療,遇到低血糖時應積極查找原因,及時減少胰島素用量,并積極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及時處理遇到的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 周冬仙,泮燕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1):67